BG大游提到中国电影,如果你还是只关注导演、明星、票房这几个关键词,那显然有点OUT了。这几天,记者在全程报道北京国际电影季期间发现,无论是在开幕式的红毯上、知名导演论坛上,还是各大国际电影节主席的口中,合拍、上市、院线D等一个个与产业相关的新鲜关键词频繁出现,而提到这些词的时候,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兴奋”二字。
2009年10月,华谊兄弟成功在股市创业板上市,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在内地上市的电影企业。华谊成功上市之后,公司的电影年产量将由原先的3部增加到6部,长期制约公司发展的资金问题得到彻底改观。也正是借着上市带来的雄厚资本,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在电影季上的发言显得底气十足,“我觉得只要项目好,中国电影界的钱是满天飞。我们公司刚开始上市的第二天,董事会开会说公司上市带来的效应是,将有两百亿进入中国电影行业,这是当时完全拍脑门说的数字,我相信不止这个数字。”
在华谊兄弟的成功示范下,多家影视公司开始跟风,乐视网成为国内首家进入A股的网络视频网站,搜房网和优酷网先后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博纳影业也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于冬回忆说,“我记得我在路演的时候,差不多有18天的时间,在全世界各个城市,BG大游面对很多的基金经理,很多的资本市场的投资人,跟他们传达中国电影未来成长的前景。”
据悉,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光线家公司都计划在今年上市。同时,海润影视、小马奔腾、西影集团等其他10家公司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未来3年内,中国上市的影视企业或将超过20家。业内人士表示,影视企业上市的潮流将使中国电影更加“不差钱”,但同时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小影视公司的生存也将面临重大挑战。
简单地说,授信是指银行向客户直接提供资金支持,或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的信用向第三方作出保证的行为。2006年,华谊兄弟的《集结号》首次从招商银行获得5000万的无担保授信贷款时,内地银行参与电影融资还被认为是个案。可时隔几年,商业银行进入文化产业融资领域的案例已经屡见不鲜,投资文化产业甚至成为银行信贷投放的新偏好。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国际电影季电影洽商活动中,光线传媒的电影《四大名捕》获得了北京银行1.2亿元人民币的授信。在北京文化创意金融市场中,北京银行文化创意企业贷款占金融机构发放总额的90%以上,这类贷款也被形象地称为“创意贷”。五年来,北京银行先后为文化创意产业的1300个项目授信,发放贷款200亿元,其中,影视行业就占到了35%至40%。“根据文化企业的不同情况,我们制定了针对其创业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的不同方案。”北京银行副行长许宁跃谈到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已经颇有心得。“我们负责这部分的项目经理都专门深造过文化创意产业课程,既是金融专家,也是影视行家。”
不过,和金融业的“好学”相比,急需资金的电影人反倒有些摸不着头脑,一面对数字、报表和专业的金融名字,这些艺术家们就抓了瞎。这也不免让金融家们对原本就风险极大的影视行业多加几分小心,针对文化企业资产“看得见、摸不着”的特征,各商业银行在风险控制方面正在不断摸索。“在中国,文化创意贷款还处在起步摸索阶段,银行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不断积累经验。我们也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法律法规来进行规范,BG大游控制风险。”许宁跃表示。
这里说的“电影股票”并不是指上市电影公司的股票,而是一种最新的电影融资方式,即电影版权投资信托计划,通俗地说,就是把电影当做股票卖。
在第一届北京国际电影季上,大型古装动作悬疑片《大唐玄机图》就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深圳世纪领军影业投资的《大唐玄机图》提出了与众不同的“权益共享”融资模式,这种融资模式就是以电影版权所蕴含的未来预期收益为基础保障,由交易所或交易商进行收益权份额的定向转让,从而募集到电影拍摄及制作的资金,同时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理财产品,“通俗地说,就是把电影产品像股票一样卖出去。电影资产包上市后,普通观众也可以在交易所开个户,用万元或者千元投资我们的电影。”制片人李菲表示。
据悉,为《大唐玄机图》嫁接的金融交易平台是深圳前海金融资产交易所。根据文化部等九部委下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对于运作比较成熟、未来现金流比较稳定的文化产业项目,可以以优质文化资产的未来现金流、收益权等为基础,探索开展文化产业项目的资产证券化试点。”这正是《大唐玄机图》的政策依据。
“从某种意义上讲,以资产交易所为平台的权益融资模式可以让电影制作方和观众实现经济上的‘双赢’,投资电影可以成为普通电影观众的理财手段,既看了电影又能赚钱。”李菲说,“这样全新的融资模式的诞生,让电影制作方、投资方、观众历史性地达成了一致。”让观众成为电影股东,这个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的想法正在一步步付诸实施。BG大游
2010年,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一共受理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合作项目92部,比2009年增长30%左右,拍摄完成42部,比2009年增加近50%。另有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大陆市场票房排行榜前十名影片中有八部是合拍影片。分析这些数据不难发现,合拍片虽然在中国电影市场还属少数,但影响力却不容小视。
正是由于合拍片市场的前景被广泛看好,本届北京国际电影季特别设置了“中欧电影合作之路”论坛,为中外电影人的合作牵线搭桥。论坛现场,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介绍说,自2004年以来,我国已经与意大利、澳大利亚、法国、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签署了政府间的电影合作拍摄协议。同时,还有数个中外电影合作协议正在协商中。法国国家电影与动画图像中心主席埃里克·迦兰德则表示,该中心每年有八亿欧元左右的预算,可以根据情况向电影的制作方提供制作或者发行方面的资助。
有了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好的项目就成为合拍片的关键。在刚刚结束的北京电影洽商活动中,十大项目的签约总额达到27.94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外合拍片占到60%,包括《飞虎》、《鼠之道》、《环形使者》等,几乎都是过亿投资的大制作。
对于合拍片的未来,华谊兄弟公司董事长王中军和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一致认为,英文片可能是未来合拍片大制作的主流方向,而人才的国际化将使中国电影从中受益。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总经理张恂则指出,文化差异是中外合拍中遇到的最大问题,要想拍出真正的好的合拍片,从剧本创作阶段开始,合作双方的编剧就应该同时介入,才能赢得两国观众,实现共赢。
在电影这个庞大的产业链上,每个环节都暗藏着商机,这也让不少“圈外人”对电影业跃跃欲试。艺人经纪、衍生产品、动漫游戏、书籍音像、网络发行、植入广告……这一个个与电影紧密相关的关键词正在吸引着各路投资人的眼球,也把电影产业炒得越来越火。
但与此同时,中国的电影观众仍在高呼:我们不要看烂片!去年中国电影产量526部,票房突破百亿大关,但票房过亿的国产片只有17部,赢得观众口碑的好电影更是屈指可数。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龙头,众多业内人士都预言,电影产业将进入新的黄金十年,而观众们迫切希望的是,这个黄金十年的关键词将是——“好电影”。
世界电影史正因为《阿凡达》的到来而改写。当一部新片在影院上映时,观众关心的除了有没有明星,还会再追问一句,“有3D版本吗?”3D技术为观众带来了超越以往的视觉体验,为电影带来更多维度的创意,也为产业带来更多可能。面对势不可当的3D浪潮,就连柏林电影节也“臣服”了,《夜的故事》、《皮娜》和《被遗忘的梦的洞穴》3部风格各异的3D影片先后亮相柏林,让人不禁感慨,文艺片的3D时代也将来临。
在本届北京国际电影季上,来自中外的多位著名影人都不约而同地被问到对3D电影的看法。罗伯特·明可夫参与执导的动画电影《狮子王》曾经成为二维动画的经典,但他也不得不承认,3D电影正在推动整个电影行业的发展。“当你看到3D电影的时候,尤其3D动画电影,你会觉得它非常生动、非常形象。但是,3D技术仅仅是一个工具而已,最重要的是艺术性,是人,这两点才是电影的核心。”
事实上,中国电影人抱着“不能缺席”的态度已经在尝试3D电影,但是效果却并不能让观众认可,比如《乐火男孩》、《苏乞儿》的3D技术就被诟病“山寨”,原因就是内容空洞可看性不强。与好莱坞的3D相比,国产3D更像是在为宣传找噱头。对于这种现状,BG大游华语导演吴宇森也表示了担忧,“如果所有大多数电影都太依赖电脑特技的话,不光慢慢失去了我们本身文化的精神,而且会形成跟风抢拍的情况。还没有研究清楚,还没有学习得够,大家就一窝蜂地去拍,这种所谓的3D电影很快就会被观众看厌,电影的根本还是要以情动人。”
虽然国产3D片连连遭遇“滑铁卢”,但并没有打消国内电影人的拍摄热情。由甄子丹、周润发等主演的3D电影《大闹天宫》已进入后期制作阶段,徐克携手李连杰的《龙门飞甲》也已经关机……国产3D能否变身《阿凡达》,观众们仍需耐心等待。
和电影票房一路高歌相呼应的是,中国电影院线的建设也是如火如荼,各种投资机构都希望从这个庞大的市场分得一杯羹。2010年,北京地区票房占全国票房总量的12%,比2009年增加3.7亿元,增幅为46%,连续第四年居全国城市票房榜首。同时,北京新建影院猛增,2010年共有18家开业,新增银幕137块,新增观影座位2.81万个。2009年北京人均银幕数约为4万人一块,去年底北京约为3.4万人一块银幕,居全国首位。同时有数据显示,北京的电影院少于纽约,与东京、BG大游巴黎、伦敦持平,人均拥有的电影银幕数接近巴黎和日本的水平。
影院建设为何如此火爆?据业内人士透露,电影从制作到最后在市场终端实现票房收入,要经历制片、发行、院线、影院四个主要环节,而对于票房收入的分配,影院和院线%左右。如此算来,投资影院虽然投入巨大,但收益却远远超过投资拍摄一部电影。
今年3月,万达电影院线与IMAX公司签约结成“紧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在3年内拥有超过100个IMAX影厅。同时,万达院线也将有望上市成为“院线第一股”。就在近日,又传来了周星驰现身内地考察院线建设的新闻,看来,在没有好电影可拍的时候,院线绝对是电影人赚钱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