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大游全力推进“头号工程” 勇挑“主阵地”建设重担
栏目: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2023-01-02 18:30:35

  BG大游攻坚2021,翠亨新区要攻哪些重点?作为中山参与大湾区建设的主阵地今年“3·28”有哪些高端项目?作为“中山的未来,未来的中山”新区城市建设进展如何?3月26日,翠亨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郭卫华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攻坚2021,新区将全力推进“头号工程”,打造全市“3+4”产业平台硬核,扛起“主阵地”责任。

  ◎记者: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打赢经济翻身仗、重振中山虎威的攻坚之年。新区是中山参与大湾区建设的主阵地,攻坚2021,攻坚重点有哪些?

  ●郭卫华:攻坚2021,新区将扛起“主阵地”责任,铆足干劲,跑出新区“加速度”,有信心、有决心为全市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新区主要攻投资结构的“坚”;攻项目建设的“坚”;攻改革创新的“坚”。

  新区要坚持产业立区、科技强区、人才兴区,主动担负起“头号工程”三核之一的发展责任,着力打造全市参与湾区建设主阵地,做好项目建设稳投资的文章。一是做强增量,聚焦生物医药、精密制造、低温设备、人工智能、总部经济。同时,在市的支持下,BG大游新区将研究成立200亿元科技创新及产业扶持基金,做大做强创新产业链。二是做优存量,对已出让工业用地转M0项目逐个细谈,分类施策,推进土地整备,力争年内有2个M0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是全力挖潜,近期研究出台鼓励政策,与市里的政策形成组合拳,年内推动5个工业项目增资扩产和技术改造,涉及总投资超14亿元。

  接下来,新区将自我加压,BG大游倒排时间,对项目进行清单式、精细化管理,在7月1日前争取做强一批平台项目、落地一批产业项目、建成一批基建项目,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

  ◎记者:今年中山“3·28”,翠亨新区有15个项目落地,新区将如何进行产业谋划及质量升级?

  ●郭卫华:2021年,新区在一开年的攻坚大会上就定下目标:要以科技创新和重大龙头项目攻坚,全力推进“头号工程”,打造全市“3+4”产业平台硬核。

  产业立区素来是翠亨新区担负起中山“3+4”重要平台建设责任的重要抓手。翻开新区今年重点招商引资成绩单可以看到,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生物医药、高端服务业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项目数量上分别是6、5、4,刚好填满了整个新签约项目成绩单。可见,经过近些年的努力摸索,新区产业重构已取得一定成效,已经形成以研发型总部经济为主要业态,以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高端现代服务业为主要产业发展方向的新经济产业结构。

  做大做强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是新区接下来的重点。新区将重点引进总部经济等高端产业项目,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与此同时,BG大游新区将打造湾区西岸在新药创制、人工智能、重大科学仪器等领域具有特色竞争力的产业技术研发高地。推动中山药创院创建广东省高水平创新研究院,谋划建设国家化合物样品库华南分支机构;推动哈工大研究院创建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推动西湾重大仪器科学园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全年招引企业不低于5个项目。积极参与深中产业拓展走廊建设。依托湾区未来科技城、中深医疗器械产业园、精密(钟表)制造园、江波龙等深圳转移产业,打造对接深圳等珠江东岸优质创新资源要素的核心空间载体,努力在参与“双区”建设中走在全市前列。

  ◎记者:新区定位是打造“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城市新中心”,作为中山未来的“城市封面”,新区在城市建设方面有哪些亮点?

  ●郭卫华:新区在产业建设方面跑出了加速度,在提升城市品位上,同样形成了新区标准,树起了新区品牌。

  近年来,新区以经营城市的理念,按照“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城市新中心”的定位要求,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BG大游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城市环境提升和市政管养等方面,奋力补充短板。进入2021年,新区在推进城市由单一规划建设向城市建设运营转变方面更是铆足干劲,以“起跑即冲刺、开年即攻坚”的精神,跑出了新区加速度。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2021年,新区共有市政道路、公共配套、水利园林绿化等110个项目入库,投资总额435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16个,新增前期项目16个。在道路绿化和市容环境提升方面,新区同样加足马力。7月1日前,这里将成为一条长达5公里的城市景观道路;香山大道、未来大道都将实现部分路段通车。

  此外,新区还将对科技金融新城、客运港、科学城三个重点片区的配套市政路网建设项目持续发力;加快推进滨河水利整治景观工程示范段建设进度;启动马鞍岛东北角沙滩公园工程建设,等等。新区有望在年内建成“三纵三横”路网,拉通城市框架,实现交通外联内通,为项目落地营造良好环境,提升新区的城市形象,打造滨海亲水的“水城人居”生态环境。

  新区作为城市环湾布局向东发展的核心空间载体,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务艰巨。高质量建设产业平台;高水平制定新区人才政策,启航中山大湾区国际人才港;鼓足干劲提升城市品位。凡此种种,都向外界释放了新区全力推进“头号工程”、勇挑中山参与大湾区建设主阵地重担的决心和信号。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BG大游“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60575B1-20203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