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起势,奋楫者先。在施工生产的黄金三季度,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各在建项目以“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作风,统筹施工力量,科学制定计划,聚焦关键节点,以攻坚之势强力推动工程高质量建设,向着年度目标任务扎实迈进。
三季度,是汗水与收获交织的时节。集团各在建项目围绕全年目标任务,坚定信心、接续努力,锚定目标不动摇,利用晴好天气,稳步推进项目建设。8月中旬以来,遂大项目桥梁贯通新增15座,桥梁架设完成新增549片;梨东改扩建项目路面工程拓宽幅完成60%,房建工程完成80%;昌金改扩建项目顺利完成第一次交通导改;昌樟改扩建二期项目预制T梁全部架设成功、龙兴大街互通两条匝道顺利通车;萍绕项目桥梁下部构造工程和涵洞工程全面开工建设;通铜项目第一批次厂站建设基本完成;樟吉高速改扩建项目全线首个标段路床交验顺利完成……
抓落实,促发展。为确保各项工程稳步推进,项目管理团队深入工地一线处置难点问题,多次召开生产调度会,确保人力、机械、材料等生产要素配备及时;各参建单位协同联动,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助力各阶段施工顺利完成。
在遂大高速项目桥梁上部结构施工过程中,项目建设团队采用对称进行的方式,先边跨、后中跨:边跨现浇段运用新型托架现浇法施工,一次性整体浇筑成型;合拢段施工运用挂篮悬臂浇筑法施工,有效减少了施工对公路行车安全的影响,保障了黄石高架连续刚构桥、杨屋高架连续刚构桥顺利实现合龙。
在广丰收费站建设过程中,梨东改扩建项目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确保收费站岛面的光亮整洁和岛身的顺直的同时,施工团队还创新性地解决了旧项目中人孔积水、线缆泡水等问题,通过采用走线架架设在人孔四周、强弱电区分,分走两边的策略,有效提升了机电设备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确保收费站顺利建成通车。
同时,各在建项目还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一方面,根据汛期、台风、高温天气的安全生产特点,落实规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的各项举措,做好汛期、台风天气的防范应对工作,在高温时段科学合理安排作业;另一方面,加强各项施工作业巡查和安全隐患全方位排查,将安全防护落实到每一个细节,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及时消除施工现场安全隐患。
在确保项目稳推进的基础上,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交通强国”“质量强国”战略部署要求,践行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理念,持续开展工程质量及管理提升活动,细化任务安排,全方位推动在建高速公路项目工程质量稳步提升。
昌金改扩建项目参建人员通过对原材料选择、破碎设备调整、筛分和除尘系统优化以及整形设备应用等多方面的控制,最大程度地降低积料的针片状含量、含粉量,并改善粒形,提高路面集料的加工质量。
遂大项目围绕“水稳基层质量提升”任务,进一步优化混合料配合比和施工工艺,现场管理处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及时总结,集中力量攻克难点、堵点问题,提升工程质量;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巡检、旁站和检查频率,严格执行工序验收和工程验收程序,要求总监办常态化巡检现场落实情况,每周组织不少于1次的专项检查。
同时,各在建项目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参建人员质量意识,推动工艺工法创新。昌金改扩建项目办邀请省内外专家到工点一线开展技术咨询,助力项目品质工程创建;通铜项目办结合政策宣贯和业务培训召开第一次工地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汇聚合力;昌金改扩建、梨东改扩建、萍绕项目还依托“工匠课堂”的形式,组织开展各类标准化建设培训,不断加强作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进一步提高现场质量标准化水平。
三伏天以来,江西多地出现连续高温天气。为切实保障建设者安全健康,确保项目平稳安全有序推进,各在建项目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工地一线设置便民服务站、工地流动党员服务车,有效解决项目一线户外参建者喝水难、休息难等问题,不断增强一线参建者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梨东改扩建项目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内,雨伞、手机充电站、饮水机、应急药箱等日常物品配备齐全,工余间隙工人们可在这里进行短暂休息。“以前休息,只能在桥墩下面找个地方坐一坐,有的时候赶工期的时候,中午吃饭也是顶着太阳吃,现在有了服务站,休息、吃饭、喝水什么的都方便了好多。”钢筋工老王乐呵呵地夸着工地的变化。
昌金改扩建项目设置“工地党员服务车”,召集党员和青年志愿者带着绿豆汤、西瓜、矿泉水、饮料等防暑降温物资到施工现场,为一线职工送去夏日的清凉和暖心的问候。
针对高温天气施工,各在建项目积极开“凉方”、施“凉策”,全力打好一线施工高温战。在施工现场,参建人员通过水车喷洒降温,降低施工现场温度;定时配送雪糕、西瓜、绿豆汤、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物资;为施工人员发放安全帽帽檐、冰袖、防晒衣、大容量水壶、毛巾等物资;对必要的防暑降温器材、设备做好维护保养工作,确保正常使用。这些细小举措,为一线工人撑起一把“遮阳伞”,推动项目有序平稳推进。(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